國家主席習近平7日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發表題為《弘揚人民友誼 共創美好未來》的重要演講,盛贊中哈傳統友好,全面闡述中國對中亞國家睦鄰友好合作政策,倡議用創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將其作為一項造福沿途各國人民的大事業。
習近平在納扎爾巴耶夫大學演講 引用哈薩克諺語開篇
習近平:絲綢之路上各國人民共同譜寫出千古傳誦的友好篇章
習近平:中國同中亞國家關系發展面臨難得機遇
習近平:創新合作模式 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
習近平:未來10年向上合組織成員國提供3萬個政府獎學金名額
習近平:中哈兩國青年一定會成為中哈友誼的使者
一是贊揚哈薩克斯坦的發展成就,習主席演講中點出了哈薩克斯坦政治穩定、經濟發展、民生大幅改善、首都阿斯塔納成為優美城市等內容。二是回顧中哈以及中國與中亞國家的友好合作關系歷史,從絲綢之路到現政府的中亞政策,從“絲綢精神”到“上海精神”。三是全面清晰闡述中國政府的中亞政策,包括視中亞為中國對外政策的優先方向、堅持世代友好、不謀求地區主導權和勢力范圍、堅持相互支持、把握當前難得的發展機遇、開創“絲綢之路”經濟帶。四是對青年人寄予厚望,希望加強青年交流,為中國與中亞國家未來培養新鮮血液。[詳細]
專家:中哈雙方彼此認為對方是好伙伴中哈兩國關系自建交以來一直在穩定發展,哈薩克斯坦是中國的近鄰又是發展中國家,是中國外交的重點基礎。兩國經濟、政治和安全關系日益加強,特別是能源合作進展迅猛,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為兩國關系打下了堅實基礎。除此以外,兩國在維護地區安全的認識上是一致的,共識也得到提升。兩國2005年建成“戰略伙伴關系”,2011年升級為“全面戰略伙伴關系”,說明兩國合作領域擴大至國家關系各個方面,無論是政治、經濟、安全、人文,還是在區域和全球事務領域,均有很好的合作。中國始終支持哈薩克斯坦的穩定和發展,比如支持哈2017年舉辦“未來能源”世界博覽會、支持哈發起的“亞信會議”發展成為正式的國際組織。哈薩克斯坦也將中國視為對外合作的重中之重,歷年總統國情咨文“對外政策”部分均要提及中國為重要合作伙伴。[詳細]
許勤華:演講對中國與中亞合作具有重要意義習近平主席演講內容從回顧中哈兩國的合作歷史以及重要性,延展到同整個中亞地區的合作,對于中國同中亞合作的重要意義給予了充分肯定。習主席提到的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具體到“政策”、“道路”、“貿易”、“貨幣”和“民心”這五大支柱,構成了立體式的合作模式。因此,個人認為,習主席的演講對于中國同中亞國家關系的發展,具有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的重要意義。[詳細]
“團結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鑒、合作共贏”無疑是“絲綢之路”這個橫跨亞歐大陸8個國家、行程約1.5萬公里的大通道,成形于2000多年前的秘訣所在。“絲綢之路”于今天的意義更為深遠。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符合沿途各國發展的需求,更是一項造福沿途各國人民的大事業。而此大事業實現的基礎仍然離不開“團結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鑒、合作共贏”。只有如此,才會有真正的合作。(網友:終身學習)
習近平倡導“三好”傳遞“中國好聲音”理解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好鄰居、好朋友、好伙伴”的主張,其用意不僅是要同中亞各國增進互信、鞏固友好、加強合作、促進發展、實現共同繁榮,而且是唱響了和平、發展、合作的“中國好聲音”,向世界進一步展示出自信、負責和開放的“中國好形象”。(網友:干越白丁)
演講傳遞“圓夢”之音“2100多年前,中國漢代的張騫肩負和平友好使命,兩次出訪中亞,開啟了中國同中亞各國友好交往的大門,開辟出一條橫貫東西、連接歐亞的絲綢之路,”留下了至今仍然令人倍感驕傲的燦爛與輝煌。在中亞各國之間重新打通絲綢之路,不僅是經濟合作之路,更是中亞各國精誠團結、互利合作、共同發展的一條嶄新通道。所以,習近平主席此次訪問中亞,是一次“圓夢”之旅,凸顯了中國與中亞國家戰略合作的意愿和信心,真誠與坦率,再次點燃了古代“絲綢之路”沿線國家重建現代“絲綢之路”的夢想。(網友:林偉)
“加強‘五通’”為歐亞友好立航標習主席強調加強“五通”,為歐亞各國友好樹立航標。要加強歐亞各國經濟聯系和相互合作,加強“五通”是關鍵。只有政策溝通,在政策和法律上為區域經濟融合“開綠燈”,才能協商制定推進區域合作的規劃和措施,這是綱要;只有加強道路聯通,搞好跨境交通基礎設施,逐步形成連接東亞、西亞、南亞的交通運輸網絡,才能為各國經濟發展和人員往來提供便利,這是硬性條件。(網友:東方魔力)
納扎爾巴耶夫1940年7月生于阿拉木圖州,哈薩克族人,畢業于卡拉干達冶金聯合企業高等技術學校和蘇共中央高級黨校函授班,曾獲經濟學博士學位。2002年12月,北京大學授予他名譽博士學位。
納扎爾巴耶夫歷任卡拉干達州黨委書記、哈共中央書記、哈部長會議主席、哈共中央第一書記、哈最高蘇維埃主席和哈薩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總統等職。1991年12月,納扎爾巴耶夫當選為獨立后的哈薩克斯坦共和國的首任總統。1995年4月,哈舉行全民公決,將納扎爾巴耶夫的總統任期延至2000年。1999年1月,納扎爾巴耶夫在提前舉行的總統大選中獲連任。2005年12月,納扎爾巴耶夫在新一屆總統選舉中再次連任。[詳細]
納扎爾巴耶夫就任總統以來已經先后多次來華訪問、休假或出席重大國際會議,是中亞地區來華次數最多的國家元首。[詳細]
納扎爾巴耶夫總統熱衷體育運動。在訪問中國時,納扎爾巴耶夫總統看到中國老百姓在戶外做操、打太極拳,覺得很感興趣,自己后來也學會了,并時常練習,覺得很有意思。[詳細]
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哈薩克斯坦共和國自1992年1月3日建交以來,兩國關系持續穩定發展。雙方互為友好鄰邦和戰略伙伴,兩國人民友誼源遠流長。2011年,雙方共同宣布發展中哈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兩國在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技各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日益密切,雙方合作潛力巨大,前景廣闊。[詳細]
中哈建交20多年來,兩國關系從零起步,取得迅速、全面的發展。近10年來,雙方貿易額增長了25倍,在各領域開展了富有成效的合作。[詳細]
1992年8月,中國和哈薩克斯坦兩國政府簽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哈薩克斯坦共和國政府文化合作協定》(下稱《協定》),成為指導兩國文化領域交流與合作的綱領性文件。以該《協定》作為基礎,兩國文化部共同簽署了4個年度文化合作計劃。[詳細]
兩國青年組織之間的交流也極為活躍,去年在深圳舉辦了夏季大學生運動會,哈薩克斯坦代表團有90多位運動員參與了此次活動。兩國青年黨派組織的交流也非常頻繁,中國曾邀請哈薩克斯坦青年黨代表祖國之光黨來中國參加與中國青年黨代表的經驗交流培訓活動。[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