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總有一些時刻會因為深刻影響民族的未來而光芒四射,總有一種夢想會因為照亮國家的前程而被人銘記于心。
2012年,走過91年光輝歷程的中國共產黨又一次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過去的十年,經濟持續高速發展,人民生活不斷改善,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大幅提高。十八大報告既回顧了來之不易的歷史性成就,又本著對人民負責的態度直面目前仍處在社會主義發展初級階段的中國社會所面臨的問題。習總書記的講話則更是引領全國人民一同暢想未來,追尋那個13億人共同的中國夢。
砥礪奮進青年志
“每個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夢想。”精神的富足是砥礪前行時的持久動力,夢想的召喚則是奮進拼搏路上的不滅燈塔。對于站在人生起點上的青年來說尤其如此。梁啟超先生在《少年中國說》中說過:“少年人常思將來。惟思將來也,故生希望心。惟希望也,故進取。惟進取也,故日新。”很多人的失落,是忘卻了、違背了自己少年時的立志,自認為練達,自認為精明,卻無法堅持最簡單的信念和最純真的信仰。只有以夢想、以信仰,以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作指導,砥礪前行、激流勇進,才能讓青春煥發絢麗的光彩,讓人生活出堅實的意義。
夢想創造責任,責任承載夢想。十八大報告中,我們看到了黨對青年的關心愛護,也看到了黨對青年的殷切希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面向未來的事業,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續奮斗。”這希望是十三億中國人心中的美好愿景,這事業是青年人肩上的重重寄托。正如《少年中國說》中所說:“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
責任從不遙遠,夢想就在身邊。作為一位公民,責任就是在公車上讓個座,是撿起地上的垃圾,是攙扶老人過馬路,是在冬天給貧苦邊遠地區寄去一包棉服。作為一個青年,責任就是以積極的態度和飽滿的熱情迎接學習和工作,夯實專業知識,全面提升自我修養。作為一名黨員,責任就是熟悉業務、掌握政策,就如胡錦濤同志提出的,“思想上要先進、政治上要堅定”,以民族復興為己任,以身作則,艱苦奮斗、嚴守紀律。作為郵儲銀行的一份子,作為郵政員工的一份子,責任就是繼續發揚踏實勤奮、服務人民的精神,加強服務基層的意識,在工作崗位上恪盡職守,不斷提升業務水平,將個人的夢想與企業的夢想、國家的夢想聯系在一起,用優異的工作業績為黨為國家做貢獻,這是一份責任,更是一種幸福。
激情涌動綠色情
每個個人都有自己的信仰,每個企業亦有自己的態度。優秀企業成長的背后,總有一股經久不衰的推動力激勵著企業不斷向前。福特汽車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比爾·福特曾說過:“好的企業為社會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偉大的企業在為社會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的同時,更去創造美好的世界。”想要打造一份長青的基業,創建一家偉大的企業,就要擁有一顆比做好業務、創造利潤更為深刻的靈魂。在追尋夢想的道路上,用事業凝聚人才,用夢想激發力量。正如國華董事長所說,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郵政要能實現自己的“強郵夢”,也要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強國夢”作出應有的貢獻。
進步,從未止步。1986年恢復開辦郵政儲蓄,綠色的郵儲夢從這里啟航……從郵電分營、政企分開到郵儲銀行組建和股份制改造,從具有單一功能的儲匯機構到全功能大型零售商業銀行,在追逐夢想的道路上,我們一直緊跟市場的步伐,順應時代的變化。在十八大“深化金融體制改革”精神的號召下,在財政部、發改委、人民銀行、銀監會等有關部委的關心和支持下,郵儲銀行重新梳理業務條線,優化機構設置,健全組織體系,厘清發展思路,再一次朝著全面建成現代化商業銀行的目標邁出了重要的一步。在中國共產黨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的改革精神的指引下,我們銳意進取,奮發向前,在追逐強郵夢的道路上從未止步。
進步,與您同步。從成立之初,郵儲銀行就一直踐行“普之城鄉,惠之于民”的發展道路,將服務“三農”、服務中小企業、服務城鄉居民的責任勇扛肩上。網點資源向農村地區、向中西部傾斜,3.8萬個網點中71%分布在縣域地區,中西部地區網點數量超過2.4萬個,占全行網點總數的62%。郵儲銀行用龐大的服務網絡構成了連接全國城鄉金融的重要橋梁。郵政集團則在“共舉一面大旗、共享全網資源、共創美好未來”理念的指引下,綜合金融、物流、郵務三大業務版塊,為全國人民提供綜合性、一體化的優質服務。十八大報告中指出,國有資本投向關系國家經濟命脈。作為普惠金融的先行者,郵儲銀行一直致力于服務“三農”,服務小微企業,從農村金融知識宣傳到增設助農取款服務點,從建設自助服務渠道到增加信貸投放、創新信貸產品,從選聘大學生村官到創富大賽的舞臺……千千萬萬個郵儲人堅持“人嫌繁瑣,我寧細微”的精神,用真心、誠心和愛心為服務“三農”、服務民生貢獻自己的力量。郵儲銀行則秉承“為社會創造共享價值”的價值理念,不斷用新產品和新服務走出一條獨具特色的普惠金融之路。郵儲夢在生根發芽,綠色情在傳遞涌動……
同心凝聚中國夢
“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必須不斷為人民造福。”習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指出了中國夢的核心價值,也闡明了中國夢的動力源泉。大河沒水小河干,小河有水大河滿。中國夢是個體夢想的匯聚,是人民的美好憧憬,也要靠人民去共同建筑。
中國夢是人民追逐的夢想,是13億中國人心中共同的美好圖景。從登上歷史舞臺的那一刻起,中國共產黨就勇敢地擔起了為增進人民福祉而奮斗的歷史使命,篳路藍縷開啟征程。1979年元旦出版的美國《時代》周刊封面人物選擇了鄧小平,在題為“鄧小平,中國新時代的形象”一文中,美國人發出了驚嘆:“一個嶄新中國的夢想者——鄧小平向世界打開了‘中央之國’的大門,這是人類歷史上氣勢恢宏、絕無僅有的一個壯舉!”由此,中國共產黨又帶領全國人民在改革創新的道路上前仆后繼、上下求索。發展為了人民,發展惠及人民。人民,是中國共產黨最核心的價值選擇。從鳳陽小崗村18個鮮紅的手印到廣西屏南鄉的“中國村民自治第一村”,從中國女排“五連冠”到中國加入WTO,從連續30多年保持近10%的經濟增長到成長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一次次用實際成績讓世界為之驚嘆,也讓人民看到國富民強的中國夢正在實現。
中國夢是人民筑造的夢想,要匯聚13億中國人的智慧和力量。中國夢的藍圖要靠人民的勾勒。我們要做一個堅定的逐夢人,更要做一個勇敢的筑夢人,敢于做夢,更敢于通過行動讓夢想照進現實。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國夢就是不同個體、不同企業、不同社會團體在華夏大地上琴瑟和諧、共同鳴奏的雄壯交響。中國夢的筑造要靠人民的行動。夢想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不管是在民族危亡關頭的同仇敵愾,在重大自然災害面前的眾志成城,還是在發展道路上的萬眾一心,中國夢的實現都需要13億人團結在一起,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群策群力,這樣就能為“中國號”巨輪劈波斬浪提供不竭動力。中國夢的實現要靠人民的堅持。離夢想越近,新情況、新問題就越多。進入新世紀新階段,國際局勢風云變幻,綜合國力競爭空前激烈,我們面臨的挑戰也日益復雜。行百里者半九十,站在過去與未來的夢想交匯點上,更需要我們不斷增強團結一心的精神紐帶,需要我們乘風破浪、攻堅克難,讓億萬人民的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更加堅定。
毛澤東同志在黨的八屆二中全會上曾說過:“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一個人的精神就是在成長的道路上堅持正確的理想和追求;一個企業的精神就是在追求利潤的同時,堅守為社會創造價值的寶貴理念;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精神就是在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中凝心聚力,將興國之魂、強國之夢融入現代化進程。各夢其夢,美人之美,夢夢與共,天下大同。今天,我們看到無數個青年夢、綠色夢在中華大地上孕育傳承;明天,我們看到中國夢這生生不息的正能量發揚光大,在華夏大地上磅礴激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