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k8ec2"></strike>
    <tfoot id="k8ec2"><center id="k8ec2"></center></tfoot>
     中國共產黨新聞>>專題報道>>中央國家機關“我與十八大”主題征文選登>>國家統計局

    住戶調查工作應服務于實實在在沒有水分的居民收入增長

    王有捐  住戶調查辦公室 副主任
    2013年07月30日14:19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原標題:住戶調查工作應服務于實實在在沒有水分的居民收入增長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到2020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這體現了我黨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熱切期盼,體現了我黨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出發點和落腳點的客觀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和李克強總理在多次講話中提到,我國經濟增長應當是實實在在沒有水分的增長,其中也包括了居民收入倍增也應是實實在在沒有水分的增長。我想結合局機關黨委提出的“真懂、真信、真干”,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什么是實實在在沒有水分的收入增長?

    我理解,它的內含有四點:

    首先,收入增長能夠帶來居民生活質量和福祉的提高。如果收入增長了而居民生活質量沒有提高,那就是不扎實的增長。反映在統計調查中,就是扣除價格因素影響后的居民實際收入而不是名義收入,更不是虛報收入和攀比收入,要達到翻番增長。

    其次,收入增長能夠推動實現全體居民共同富裕。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質所要求的。如果收入增長僅僅是依靠高收入群體的收入快速增長所拉動,而貧困群體和低收入群體收入沒有明顯增長,出現了平均收入增長、而居民間收入差距拉大的現象,那就是不扎實的增長,也是不會持久的增長。收入增長的同時,收入差距也應縮小。

    第三,居民收入增長要與經濟增長同步。經濟發展的最終目的就是最大限度滿足人民群體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如果居民收入增長較長期低于經濟增長,政府和企業收入增長快于居民收入增長,勞動收入占比較低,老百姓生活改善慢于經濟發展,那也是不扎實的增長。居民收入增長應與經濟增長保持同步。

    第四,居民收入增長應是基于分配秩序不斷改善的前提。就是要在在就業機會公平、資源等生產要素使用平等、市場競爭公平、合法收入得到有力保護,過高收入得到合理調節,隱性收入得到有效規范,非法收入予以取締的環境下所實現的收入增長。否則,那也是不扎實的增長。

    二、能否實現實實在在沒有水分的收入增長?

    我認為,應從兩個方面來分析:一是具有挑戰性;二是具有堅實支撐。從挑戰性看:

    到2020年,實現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就要求10年間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長7.2%。2011年和2012年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已經分別累計增長了18.8%和23.3%。其余8年間,城鄉居民人均收入需保持6.7%和6.2%的年均增長就可以實現倍增計劃。從30年來居民收入增長變化趨勢看,收入倍增計劃是積極的,但具有一定的挑戰性。

    (一)實現速度倍增難度較小。今后8年城鄉居民人均收入要完成6.7%和6.2%的增速目標,總體看是極有可能實現的。一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實際年增長分別為7.4%和7.5%,分別高于實現倍增所需的6.7%和6.2%。二是從分時間段看,在1980-1990年、1990-2000年、2000-2010年的三個十年中,城鎮居民收入增速呈現直線上升態勢。農村居民收入增速呈現“V”型態勢。城鄉居民在三個十年中,各有一個十年增速低于6%,其余兩個十年增速均接近或超過7%。在未來8 年保持6.2%的增速難度不大。

    (二)實現收入差距縮小有一定難度。居民收入差距主要體現為城鄉差距、地區差距、行業差距和群體差距。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呈現波浪式變化。1980-1990年,城鄉收入差距由2.5倍下降到2.2倍;1990年后這一差距逐步擴大,2000和2010年,分別為2.79倍和3.23倍。2010年后,城鄉收入差距呈現縮小趨勢。地區差距主要表現為農村區域最高與最低省的差距,近十年這一差距基本都在4倍以上,而城市的最高與最低省的差距只有2.4倍左右。國家推出西部大開發戰略和貧困地區發展戰略后,農村地區最高與最低省收入差距在2006年達到最高的4.6倍后開始逐步下降。與城鄉、地區收入差距比較,我國城市最高20%群體與農村最低20%群體收入差距在22倍以上,是形成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這幾年也呈現縮小趨勢,在未來幾年要保持這一趨勢存在一定難度。

    (三)保持居民收入與經濟發展同步增長難度較大。2012年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實際增速均分別為9.6%和10.7%超過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增速7.3%。這是繼1979年和1980年之后,間隔32年,第三次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實際增速同時超過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增速。1979-2012年的34年間,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實際增速各有9年超過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增速。分時間段看,1980-1990年,農村居民收入跑贏GDP增長;1990-2000年,城鄉居民收入均未跑贏GDP增長;2000-2010年,城鄉居民收入均未跑贏GDP增長,但差距明顯縮小。新十年居民收入要跑贏GDP難度較大。

    從外部環境看,未來或更長時間,西方發達國家走出經濟低迷期的形勢依然不明,新興國家經濟增速放緩,世界經濟將在波動中低速增長,對我國進出口貿易形成較大影響;從內部環境看,過去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三大要素人口、土地、儲蓄紅利正在消失。資源環境制約強化。轉變發展方式,以及保持改革、發展、穩定相互協調需要讓渡一定增長速度。這些都會對實現收入倍增計劃帶來挑戰。

    從堅實支撐看:我國經濟發展的潛力和空間依然巨大。

    從宏觀層面看,一是我們有道路優勢。不論是推進改革開放,還是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用實實在在的成績證明了自身的有效性、科學性,得到包括越來越多西方有識之士在內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黨的十八大進一步明確了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行動綱領。為我們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減少了道路選擇可能帶來的“折騰”。二是我們有理論優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最大優勢之一,在于堅持并發展了一套完整的理論體系。相比之下,西方執政黨普遍存在理論迷茫,缺乏成熟理論指導,也沒有系統的理論建設,每個政黨上臺后另搞一套,解決經濟社會問題左右搖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是我們的行動指南,既可防止走改旗易幟的邪路,也可防止走封閉僵化的老路,指導社會主義建設沿著正確方向前進。三是我們有制度優勢。堅持和不斷發展的社會主義制度體系,已被事實一再證明能夠最大限度適應當代中國的客觀實際,滿足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具有強大的社會動員能力,特別是集中力量辦大事,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并有效應對全球化、信息化和多極化時代的復雜挑戰。西方社會制度帶來的金融業過渡膨脹、產業空心化、債臺高筑、福利只高不低,財政不堪重負、工作動力下降等削弱了西方國家應對危機、實現增長的能力。西方選舉制往往帶來國家領導人缺乏實際執政經驗,“勝選”而不“勝任”,能說而不能干,政客多而政治家少。政黨利益凌駕國家利益。過度民主阻礙國家治理。小部分人的利益裹挾、綁架社會公益,使危機治理寸步難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保障了社會主義建設沿著既定目標順利進行。

    從微觀層面看,我國仍是一個發展中大國,仍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城鎮化的進一步加快,工業化信息化的進一步融合,農業現代化的加快發展,市場化程度的不斷提高,都將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動力和活力。居民消費結構升級,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境保護和社會事業的發展等都蘊藏著巨大增長潛力。國務院批轉《關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見》,制定35條措施完善收入分配結構和制度,對實現扎實的沒有水分的居民收入增長會產生更加積極的推動作用。

    三、在實現實實在在沒有水分的收入增長過程中,統計人應該怎么干?

    我認為,統計調查工作應提供全面優質服務。

    住戶調查是國家獲取居民收入數據的重要來源。住戶調查工作應適應發展需要,努力提供扎實準確的統計數據,客觀全面反映居民收入增長情況,充分發揮統計調查、統計監督、統計咨詢的作用。

    (一)建立城鄉一體的住戶調查體系,調查發布全國居民收入數據。改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為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設置農村、城鎮和全體居民可支配收入指標,建立城鄉可比的、以可支配收入指標為核心的居民收支指標體系,準確反映全國居民收入狀況,測算并發布居民收入基尼系數。

    (二)實施統一抽樣和在地調查,提高源頭數據準確性。依據人口普查資料提供的全國統一的住戶抽樣框,按照統一的方法,對包括農民工在內的所有居民按照住宅進行隨機抽樣,選取調查戶,實現對所有地域和人群不交叉、全覆蓋。把在城鎮務工半年以上的農民工,由原來主要“在農村戶籍地接受調查、由家人代答”,改為“在城鎮常住地接受調查、由本人直接回答”,減少填報誤差,提高源頭數據準確性。

    (三)推廣電子化數據采集方式,提高調查效率。組織對手機、電腦、IPAD等電子化數據采集方法的測試,啟動建立全國住戶調查電子化數據采集平臺。通過調查手段現代化,減輕調查對象負擔,促進調查對象的參與,提高調查樣本代表性。使用網絡直報數據,進一步提高調查數據的時效性和抗干擾能力。

    (四)加強審核評估力度,提高調查數據質量。健全一體化住戶調查質量控制體系。建立電話抽查制度,每個季度從所有調查戶中隨機抽選6000多家庭,進行電話回訪調查,核實源頭數據質量和基層調查工作情況。實施向記賬戶反饋監督制度。結合實地核查、組織巡查等方式,加強對源頭基礎數據質量和基層基礎工作質量的管理。積極利用社保、稅收、金融、工商等部門的行政記錄資料,評估校準調查樣本結構,不斷提高調查數據的代表性。加強統計執法檢查,堅決防止人為干擾調查數據質量的現象發生,努力提高調查數據質量。

    (責編:單莞婷(實習生)、高雷)


    相關專題
    · 中央國家機關“我與十八大”主題征文選登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电影|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网站| 永久免费AV无码网站YY| 国产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 69国产精品视频免费| 天天舔天天射天天干| 久久伊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人与zoxxxx另类| 免费看美女隐私全部| 老师你的兔子好软水好多的车视频|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主播| 三级视频在线播放| 无限在线观看下载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成AV人天堂无码| 波多野结衣中文丝袜字幕| 四虎影视大全免费入口| 青青草国产成人久久91网| 国产麻豆交换夫妇| 三级国产4国语三级在线| 日日碰狠狠添天天爽超碰97| 亚洲另类激情综合偷自拍图| 正在播放国产美人| 午夜精品久久久内射近拍高清| 英国video性精品高清最新| 国产精品亚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z0z0z0女人极品另类视频| 成人国产mv免费视频| 久久综合久久久久88|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 亚洲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 猴哥影院在线播放视频| 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精品| 青草青草伊人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入口麻豆电影网| a级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好男人在线社区www| 久久99精品九九九久久婷婷| 日韩中文字幕视频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视频| 欧美成人看片黄a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