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認真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
全力推動老齡服務事業和產業發展
黨的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是在我國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性階段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胡錦濤同志代表黨中央作的《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的報告,更是集中體現了我們黨的政治智慧與創新勇氣,使我們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建設偉大事業更加堅定了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在繼承的基礎上有了更新的開啟。
黨的十八大報告從關注民生、改善民生,維護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對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推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做出了重要論述和具體部署,對發展新時期的老齡事業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特別是針對我國人口老齡化快速發展對經濟社會發展提出嚴峻挑戰的現實,我們感到,黨的十八大報告為做好老齡工作,解決老齡問題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強大的思想武器。
一、學習貫徹十八大依法治國的要求,積極推動《老年法》的修訂和頒布實施,認真做好普法宣傳和執法工作。
十八大報告提出要“全面推進依法治國” ,“加強重點領域立法”。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我們當前就要努力做好《老年法》最后修訂和提交人大討論通過等項工作。要把市場經濟條件下應對老齡化快速發展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新思路、新辦法進行認真總結、概括和發展,提升到法律的層面加以固定和推行,以此指導諸如養老保障、健康支持、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老年宜居環境建設等領域老齡事業和產業的創新發展。按照人大立法計劃,今年底新修訂的《老年法》將頒布實施,那么我們就要集中全力做好《老年法》的學習貫徹和普法宣傳工作,采取多種宣傳方式使其家喻戶曉,入腦入心,同時還要不斷加大執法的檢查監督力度,切實依法維護億萬老年人的合法權益。
二、貫徹十八大“雙翻番“的宏偉目標,全面推進老齡事業發展的規劃體系建設。
黨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確保到2020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宏偉目標,這對全國人民是一個巨大的鼓舞和激勵。我們老齡戰線要緊密圍繞這個“雙翻番“的宏偉目標,認真做好老齡事業發展的規劃體系建設。我們要按照全國老齡委第十四次全會的工作部署,結合國家應對人口老齡化戰略研究成果的吸收運用,加快研究制訂《老齡事業中長期發展規劃綱要》,用雙翻番的總體目標指導和細化老齡事業發展的中長期目標任務和指標體系,使老齡事業中長期發展更緊密地圍繞黨和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中心任務,服從大局,服務全局,讓億萬老年人平等分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和全國人民一道同步奔小康,享小康。此外,我們還要全面抓好《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的深入貫徹落實工作。要在分解目標任務、明確部門職責、全面落實責任的基礎上,加緊制定和實施“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的評估指標體系”,做好規劃執行情況的中期檢查評估工作,及時通報情況,總結經驗,找出存在問題,完善評估辦法,為規劃的終期評估奠定基礎,促進規劃目標任務的全面完成。
三、貫徹十八大大力發展老齡服務事業和產業的要求,認真協助并積極推動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又好又快發展。
黨的十八大特別提出了“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大力發展老齡服務事業和產業”的要求,這對老齡工作來說更是明確任務,指明方向。我們要適應人口老齡化快速發展帶來的日益增長的養老服務需求,必須要加快建立健全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支撐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要全面貫徹落實《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十二五規劃》提出的具體目標任務,努力克服養老服務事業發展中存在的“五重五輕”傾向,即重硬件設施建設、輕服務規范管理;重政府直接投資經辦、輕調動社會力量參與;重機構養老發展、輕居家養老和社區照顧;重城市養老機構、輕農村養老建設;重建設錦上添花的政績工程、形象工程,輕建設雪中送炭的基礎工程、民心工程,堅決貫徹改革精神,大膽推動改制改革,消除制約養老服務事業快速發展的體制、機制束縛和障礙。當前我們尤其需要集中全力研究制訂新的扶持政策,突破制約養老服務事業發展的用地、融資和人才吸納這“三大瓶頸”,為多種經濟成分進入養老服務領域、參與養老服務事業發展開辟通道。
目前我國老齡產業的發展現狀更是不容樂觀,存在著諸多障礙和問題,不僅產業規模弱小,產業結構失衡,而且產業水平低下,市場秩序失范,產業發展所需人才更是嚴重匱乏,明顯滯后于老年群體快速增長的多種需求,滯后于經濟社會發展。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十八大發展老齡服務事業和產業的要求,就必須堅持改革的主旋律,堅持政府主導作用,堅持市場配置資源的主渠道作用,堅持社會參與和發揮慈善的作用,真正推動城鄉統籌,均衡發展,“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保證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這樣才能真正建立起具有中國特色、多種經濟成分并存、多種服務方式并舉、多種業態、多種門類、多種管理和運營機制共同發揮作用的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的新格局。
四、學習貫徹十八大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推動和諧社會建設的要求,全面加強老年人群的社會管理和社會保護工作。
十八大報告提出了以保障和改善民生重點,加強社會建設的新要求,這同樣也為加強老年社會管理和社會保護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指導。老年人的社會管理,作為整個社會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在加快健全老年社會服務體系的基礎上,大膽加強和創新。當前要著力推廣廣西、山西等地全面建設基層老年人協會,發揮老年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發展的經驗,發動各地盡快出臺支持政策和扶持措施,建立健全基層老年群眾組織,形成“政社分開、權責明確,依法自治”的現代老年群眾組織管理體制。同時積極發揮基層老年人協會和各類興趣組織的作用,鼓勵老年人社會參與,積極充當經濟建設、社區建設的“八大員”、“十大員”,充分實現老年人的自身價值。還要廣泛組織開展老年人的群眾性文化活動,豐富他們的精神文化生活。
五、貫徹十八大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努力建設美麗中國的新要求,加快推動老年友好型城市和老年宜居社區建設。
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設生態文明,努力建設美麗中國”的新任務,應該說這是關乎人民福祉和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結合老齡事業發展實際,我們就要全力推動“老年友好型城市”和“老年宜居社區”建設工作,從而使生態文明建設的任務在老齡事業發展中得到具體體現。老年友好型城市和老年宜居社區建設,是世界衛生組織倡導并在全球30多個國家的33個城市率先推動開展的惠老創建活動,已經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同和積極響應。我們在中國內地開展這兩項創建活動,不僅是和國際接軌的惠老行動,也是切合我國老齡化快速發展要求和生態文明建設要求的創造性實踐。因此這項工作在結合我國實際擬定出《兩個創建指南(草案)》的基礎上,不僅已經在全國的13個城市展開了先期試點探索,而且在認真總結的同時把它納入了新修訂的《老年法》條文。下一步我們就要深入調查研究,總結經驗,加快普及、推開的步伐,大力營造創建的氛圍和聲勢。要認真總結推廣上海、北京等地對老年人住宅進行宜居改造的經驗做法,爭取各級政府加大投入,同時調動社會力量和慈善捐贈,為老年人營造更加舒適、溫馨、方便的生活環境,使億萬老年人都能夠有價值、有尊嚴、有體面、受尊敬地安度晚年,安享晚年,使廣大老年人過上幸福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真正變為現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