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元
2013年06月08日07:2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企業法人特別是私營企業法人,平時考慮企業如何謀利賺錢多,了解生態環保法規少,地方政府及執法部門有責任幫助企業法人學法知法
最近在企業調研,發現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目前,國家頒布實施的生態環保法律有近30部,但是不少企業法人對此不夠清楚或一知半解,在違規建設、違章操作、違法排污受罰后,覺得很“冤枉”,由此被追究、被問責的,還有政府的相關管理部門和政府官員。
某地一家鋼鐵企業,十幾年前從小作坊干起,買了好大一塊地,那時不需要環評,跑個手續就干。近些年,國家對建設項目實行環評,嚴格執行“三同時”制度,企業法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擅自建設新項目,導致當地污染加重而被嚴厲處罰。
現實中,很多已成規模的企業,都是從過去的小作坊、小企業發展起來的,許多企業法人頭腦中的法規信息也還停留在幾年前、十幾年前。在許多企業違法違規案例中,除少數企業屬于知法違法,惡意妄為,不計后果外,多數是企業法人按“老黃歷”辦事所致。
企業法人不學法、不知法,已成為一些地方違法排污事件屢禁不絕、企業轉型升級難以實施的主要因素。去年某地發生的數起私自傾倒化學危險廢物、違規在水源地周邊建養殖場等事件,經查企業法人基本為環保法盲。
追問這些企業法人為什么不知新法,很多人訴苦:天天為企業經營東奔西跑,行在車上,忙在路上,吃在外邊,聽廣播、看電視的機會都很少。過去政府部門要求企業訂報紙,如今政府為企業減負,很多企業連報紙都不訂了。有的老板書柜內藏書很豐富,說起環保法律腦子里卻是一片空白。
知法才能守法。企業是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力軍。企業法人特別是私營企業法人,平時考慮企業如何謀利賺錢多,了解生態環保法規少,這也是現實。正因為如此,地方政府及執法部門有責任幫助企業法人學法知法。
要把企業法人普法教育作為重要工作。普及生態環保法律法規,涉及工信、環保、林業、水利、國土等多個部門,普法教育切不可各自為政,今天你組織,明天他組織,搞得企業疲于應付。要明確牽頭部門,根據企業需要和企業法人的工作特點,采用集中輔導、網上教學、編印學習手冊和以會代訓等多種形式,聯系實際重點學,讓企業學了有用,明白哪些政策法規是紅線、是底線、是高壓線。
要嚴格執法,改變“違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現狀。讓知法守法者嘗到甜頭,讓不守法者吃點苦頭,知恥而后勇。在執法中深刻分析違法案例,以案說法,幫助其他企業舉一反三,增強其學法守法的責任心、緊迫感。
當然,各地企業數量多,差別大,特別是組織私營企業法人集中普法學習,困難很多,也很麻煩。但只要政府出面,部門協調,這件事還是能做成、能做好的。企業法人的環保法規意識增強了,不僅可以大大減少違法違規事件,企業也可以充分利用國家和地方的優惠政策,推進轉型升級。
《 人民日報 》( 2013年06月08日 09 版)
相關專題 |
· 熱點·視點·觀點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