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下午,蘆山縣龍門鄉(xiāng)青龍場村河心一組。
一群身著迷彩服的軍人正在村里排查危房。村民張向東家臨街的窗戶,已部分與墻體分離,眼看著就要掉下來。由于余震不斷,擔心窗戶掉落傷人,他們要把窗戶拆除。在排危現場,沖在最前頭的是成都軍區(qū)空軍副參謀長、成空抗震救災現場指揮長蔡偉素。這些天來,他領著在青龍場村開展駐村幫建活動的官兵,挨家挨戶排查危房,清除安全隱患。
“震區(qū)轉入恢復重建階段后,必須采取措施,進一步促進救援部隊和受災群眾的深度協作。”蔡偉素告訴記者,“為此,成空部隊在龍門、太平、寶盛三個鄉(xiāng)鎮(zhèn)開展了‘進村入戶、駐村幫建’活動,官兵們深入到群眾中去,幫助解決生產生活上的困難。”
“我們在5個幫建村,分別派駐了一支救援部隊。部隊長任村黨支部副書記。”蔡偉素說,“這樣既可以幫助農村筑牢基層黨組織堡壘,還能夠團結發(fā)動群眾,調動大家的主觀能動性,加快恢復生產,重建家園。”
據蔡偉素介紹,在汶川抗震救災時,成空部隊曾在彭州采取了這樣的幫建措施,“事實證明,這個辦法很管用,可以讓幫建行動踏石留印,抓鐵有痕。”
成空西昌司機訓練大隊官兵駐扎在青龍場村進行幫建,大隊長何義林任青龍場村支部副書記。“按照指揮部要求,我們住進村里,及時掌握群眾需求。我直接參與村支部決策,村支部可以根據工作需要調配救援力量。”何義林告訴記者。
手里多了這樣一支生力軍,村支部書記王澤兵推動恢復重建的底氣更足了,他感慨地說:“駐村幫建高效快捷,群眾有什么需求和困難,通過在村里任職的部隊長及時反映到指揮部,指揮部可以快速做出決策部署。”
駐村幫建實施以來,效果不斷顯現。抗震救災最初階段,位置較偏的村民聚居區(qū)和集中安置點普遍面臨的重要問題是沒電。在駐村幫建中了解到這一情況后,成空部隊立刻籌集80臺發(fā)電機,“選一個村民專門負責操作發(fā)電機。會操作的,交給他管理;不會操作的,部隊派人來培訓,培訓完了,再把發(fā)電機交給村民管理。”蔡偉素介紹道。
27日晚,成空官兵為河心一組安置點調來發(fā)電機。燈亮的那一刻,群眾歡呼雀躍,王澤兵動情地說:“燈亮了,老百姓的心就亮了。”
“開展駐村幫建工作,讓孩子復課是一項重要任務。安頓好了孩子,就穩(wěn)住了人心。”蔡偉素介紹,成空部隊在幫建的3個鄉(xiāng)鎮(zhèn)分別建立了一所板房學校,讓2000多名孩子及時復課。“板房學校建起后,村民們心中燃起了新的希望。”
“駐村幫建,關鍵還要帶著村民一起干。”蔡偉素介紹,4月28日,天氣預報有中到大雨。由于擔心安置點的帳篷被雨水浸泡,從凌晨3點到下午5點,成空部隊緊急挖掘了3600米長的排水溝。安置點的村民看在眼里,感動在心里,大家紛紛拿起鍬鎬,和官兵們一起干起來。
眼下,正值油菜收獲季節(jié),在成空幫建責任區(qū)內有6300畝油菜。駐村部隊專門買來鐮刀,幫助村民搶收油菜。蔡偉素對村支部書記王澤兵說:“有勞動力的家庭,部隊要把他們組織起來;缺乏勞動力的家庭,部隊管到底。”
蘆山縣太平鎮(zhèn)勝利村村民韓文琴,望著地里即將成熟的油菜,一度很犯愁。她的丈夫在地震中受傷住院,家里勞動力只有她一個人。駐村幫建的成空官兵了解到這一情況后,專門派出人員,幫助韓文琴完成搶收。望著官兵們在豐收的油菜田里揮動鐮刀,韓文琴終于如釋重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