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k8ec2"></strike>
    <tfoot id="k8ec2"><center id="k8ec2"></center></tfoot>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稿件
    分享

    時習之

    見賢思齊,習近平強調對標這位榜樣

    任一林

    2021年05月14日08:16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一首《念奴嬌·追思焦裕祿》,飽含習近平對焦裕祿的崇敬之情。

    1964年5月14日,焦裕祿被肝癌奪去了生命,年僅42歲。

    對焦裕祿,習近平一直高度肯定,將他視為人生榜樣。

    1966年2月7日,《人民日報》頭版位置刊登了新華社記者的長篇通訊《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談起這段往事,習近平曾說:“我當時上初中一年級,政治課老師在念這篇通訊的過程中多次泣不成聲。特別是念到焦裕祿同志肝癌晚期仍堅持工作,用一根棍子頂著肝部,藤椅右邊被頂出一個大窟窿時,我受到深深震撼……”。

    黨的十八大以后,習近平總書記的第一本專題著作集就是《做焦裕祿式的縣委書記》。

    無論是上山下鄉、上大學、參軍入伍,還是做領導工作,習近平始終以焦裕祿為榜樣。

    “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是總書記對全體黨員干部如何見賢思齊、對標對表提出的路徑與要求。

    一顆初心

    心中有黨——三份入黨申請書、信念不移

    “我的條件還不夠,對革命還沒有作出啥貢獻,對照誓詞,我還差得很遠很遠……我要努力為黨工作……”1946年1月,焦裕祿正式成為一名共產黨員,聽到這個消息,焦裕祿激動萬分。

    1922年8月16日,焦裕祿出生在山東省淄博市北崮山村的一個貧苦家庭,歷次參加革命斗爭的實踐,加上早年艱難求生的經歷,他萌生了加入黨組織的願望。

    焦裕祿嚴格要求自己、認真學習黨的理論,先后寫下三份入黨申請書,記錄了他思想認識一步步提高的過程。

    在第三份入黨申請書上,焦裕祿這樣寫道:“共產黨是人民群眾的救星,沒有共產黨,革命就不能勝利,窮人就不能翻身。”

    內澇、風沙、鹽鹼……在豫東蘭考縣飽受“三害”侵襲的時刻,黨派焦裕祿來到了蘭考。

    “改變蘭考面貌的主要問題在哪裡?”這個問題縈繞在焦裕祿的心頭。

    “沒有抗災的干部,就沒有抗災的群眾。”焦裕祿認為,除“三害”首先要除思想上的病害,特別是要對縣委的干部進行抗災的思想教育。

    焦裕祿組織大家學習《為人民服務》《紀念白求恩》等文章,鼓舞大家的革命干勁。又專門召開常委會,回憶蘭考的革命斗爭史。

    強組織、抓思想,縣委領導核心在嚴重的自然災害面前站了起來。

    焦裕祿在報告上寫道,“面對著當前嚴重的自然災害,我們有革命的膽略,堅決領導全縣人民,苦戰三五年,改變蘭考的面貌。不達目的,我們死不瞑目。”

    焦裕祿死后,人們在他病榻的枕下,發現了兩本書:一本是《毛澤東選集》,一本是《論共產黨員的修養》。

    “焦裕祿同志的事跡歸結到一點,就是堅定跟黨走,他一生都在為黨分憂、為黨添彩。”習近平這樣談到。

    “縣一級陣地,必須由心中有黨、對黨忠誠的人堅守。”2015年1月12日,習近平在中央黨校縣委書記研修班學員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作為‘一線總指揮’的縣委書記們堅定了、沉著了,朝著大目標共同努力了,陣地才守得住,戰斗才能打得贏,理想才能不斷變為現實。”

    一把藤椅

    心中有民——心中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

    蘭考縣焦裕祿紀念館裡,珍藏著一把藤椅,其上部的藤條網上靠前有一個大窟窿。

    焦裕祿在洛陽礦山機器廠任第一金工車間主任時,積勞成疾罹患肝炎。在蘭考,為了早日根除“三害”,他總是拖著帶病的身體拼命工作。

    繁重的工作,加之營養不良,焦裕祿的病情一天比一天嚴重。直到有一段時間,人們發現,無論是開會,還是作報告,他經常都會把右腳踩在椅子上,用右膝頂住肝部。有時實在受不了,他就會隨手拿起一個硬東西頂在肝部。日子久了,他辦公室那把藤椅的右邊就被頂出了一個大窟窿。

    從到蘭考第二天起,焦裕祿就深入基層調查研究,拖著患有慢性肝病的身體,在一年多的時間裡,跑遍了全縣140多個大隊中的120多個。“人民的好公仆”正是他一生的真實寫照。

    “中夜,讀《人民呼喚焦裕祿》一文,是時霽月如銀,文思縈系……”1990年7月15日,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的習近平寫下《念奴嬌·追思焦裕祿》。

    習近平把焦裕祿精神概括為“親民愛民、艱苦奮斗、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

    2014年3月18日,在聽取蘭考縣教育實踐活動情況匯報時,習近平再次強調,要特別學習弘揚焦裕祿同志“心中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懷,凡事探求就裡、“吃別人嚼過的饃沒味道”的求實作風,“敢教日月換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難面前逞英雄”的奮斗精神,艱苦樸素、廉潔奉公、“任何時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

    習近平始終踐行“心中有民”,堅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以“無我”的狀態,為中國的發展奉獻自己。

    戰貧時刻,“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一個家庭、一個人都不能少”。

    戰疫時刻,“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人間大愛。

    從“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政績觀,到“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堅定作答,無不彰顯著人民領袖的人民情懷。

    “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興,始終同人民在一起,為人民利益而奮斗,是我們黨立黨興黨強黨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2021年2月20日,習近平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如是說。 

    一生堅持

    心中有責——生也沙丘,死也沙丘

    黃河九曲十八彎,東壩頭是最后一道彎。

    位於東壩頭鄉東部的張莊村曾經風沙肆虐,是當年蘭考最大的風沙口。

    在蘭考,1962年,春天風沙打毀了20萬畝麥子,秋天淹壞了30多萬畝莊稼,鹽鹼地上有10萬畝禾苗鹼死,全縣的糧食產量下降到了歷年的最低水平。

    守土有責,焦裕祿下決心要把蘭考縣的自然情況摸透,親自去掂一掂蘭考的“三害”究竟有多大份量。縣委先后抽調了120個干部、老農和技術員,組成一支三結合的“三害”調查隊。

    1963年,焦裕祿帶領除“三害”工作隊來到張莊村查風口、追風源,組織群眾挖泥封沙,栽種刺槐……數十年過去,如今的張莊村已經擺脫了自然災害的肆虐。

    “吃別人嚼過的饃沒味道”,每當風沙最大的時候,也就是他帶頭下去查風口、探流沙的時候,雨最大的時候,也就是他帶頭下去冒雨涉水,觀看洪水流勢和變化的時候。

    深入田間地頭、掌握一手資料、總結點滴經驗,在焦裕祿倡議和領導下,總結出了整治“三害”的具體策略,一個改造蘭考大自然的藍圖逐漸繪就。

    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1964年5月14日,焦裕祿被肝癌奪去了生命,他臨終前對組織上唯一的要求,就是“把我運回蘭考,埋在沙堆上。活著我沒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著你們把沙丘治好。”

    焦裕祿去世后,一代代共產黨人在蘭考接力奮斗,不僅實現了焦裕祿治好沙丘的遺願,更讓這片土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2014年3月17日,習近平赴蘭考調研指導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當日下午,習近平在東壩頭鄉張莊村與干部群眾座談,當年和焦裕祿一起治沙的張莊村老黨員雷中江就坐在他對面。

    雷中江說,焦裕祿依靠群眾總結出了治沙治澇的方法,育草封沙,造林固沙。為了蘭考人民過上好日子,他獻出了年輕的生命。焦書記雖然走了,但他在蘭考人民心中永遠還活著。

    “要組織黨員、干部把焦裕祿精神作為一面鏡子,從裡到外、從上到下反復照一照自己,深入查擺自己在思想境界、素質能力、作風形象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努力向焦裕祿同志看齊,從今天做起,從眼前做起,從小事做起,像焦裕祿同志那樣對待群眾、對待組織、對待事業、對待同志、對待親屬、對待自己,像焦裕祿同志那樣生命不息、奮斗不止,努力做焦裕祿式的好黨員、好干部。”習近平這樣要求。

    2017年3月,蘭考成為河南首個脫貧“摘帽”的貧困縣,利用焦裕祿當年帶領大家栽下的泡桐樹制作樂器、家具等也成為蘭考致富奔小康的一項重要產業。

    “三害”不再,“焦桐”成蔭,仿佛無聲訴說當年感人故事。他在蘭考土地上播下的自力更生的革命種子,已經茁壯成長。

    一身正氣

    心中有戒——“十不準”

    家風的“家”,是家庭的“家”,也是國家的“家”。

    2016年12月12日,習近平在會見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代表時要求要“繼承和弘揚革命前輩的紅色家風,向焦裕祿、谷文昌、楊善洲等同志學習,做家風建設的表率,把修身、齊家落到實處。”

    一張戲票,自身“開刀”——

    焦裕祿剛到蘭考工作不久,檢票員得知焦國慶是縣委書記的兒子,讓他看了“白戲”。

    焦裕祿知道后非常生氣,嚴肅教育了焦國慶,然后領著兒子到禮堂補上了2毛錢的戲票,並讓他向檢票員作檢查。

    借此契機,焦裕祿開始大力糾正蘭考縣的不正之風。他首先從自身“開刀”,以兒子看“白戲”為例,在縣直機關干部會上多次檢查自己對子女的教育不夠。

    不準用國家或集體的糧款或其他物資大吃大喝,請客送禮﹔一律不準到商業部門、合作社部門要特殊照顧﹔不準借春節之機,大辦喜事,做壽吃喜,大放鞭炮,揮霍浪費……1963年春節期間,焦裕祿起草了“十不準”。

    2014年3月17日,習近平在蘭考焦裕祿同志紀念館參觀時,仔細觀看修改痕跡明顯的“十不準”底稿,認真聽取講解,並對隨行人員說,中央在制定“八項規定”時,曾受到“十不準”的啟發。

    一件棉襖,兩袖清風——

    在焦裕祿紀念館,有一件他生前穿過的滿是補丁的棉襖。

    當年,國家給蘭考撥來一批救濟棉花,救災辦公室的同志看到焦裕祿的棉襖很破,就把3斤棉花票送到他家裡。

    焦裕祿知道后,又讓家屬把票退了回去。他對救災辦公室的同志說:“救災物資是給群眾的,我們不能要,雖說我的棉襖破點,但還能穿,比起沒有棉襖穿的群眾強多了。作為領導要時刻保持艱苦樸素的作風,生活上向低標準看齊。”

    習近平始終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強調廉以修身、廉以持家。2016年1月12日,習近平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上指出,“家裡那點事有時不經意可能就溜過去了,要留留神,防微杜漸,不要護犢子”。

    2019年7月9日,習近平在出席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工作會議時強調,“黨員領導干部要把對黨忠誠納入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引導親屬子女堅決聽黨話、跟黨走。”

    近日,《習近平關於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論述摘編》出版發行,對於動員社會各界廣泛參與家庭文明建設,努力使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意義重大。

    (責編:任一林、鄧志慧)
    相關專題
    · 學習路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国产a国产片高清| 爱情岛论坛免费视频| 6080午夜一级毛片免费看| a级黄色毛片免费播放视频|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 久久久受www免费人成|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电影| 国产熟女一区二区三区五月婷| 女人18岁毛片| 女人让男人桶30分钟在线视频| 成人动漫在线观看免费| 尤物在线观看精品国产福利片| 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播放| 国产精品国色综合久久| 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日韩|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乱码一区av春药高潮 | 欧美性狂猛bbbbbxxxxx| 北条麻妃一本到高清在线观看| 蜜桃臀av高潮无码|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三级| a级特黄的片子| 女同午夜三级在线观看| 久久久999国产精品| 日本阿v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福利片在线观看 | 国产美女一级做a爱视频| 丁香六月婷婷综合激情动漫|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网站| 欧美综合自拍亚洲综合图| 午夜小视频免费观看| 美女的尿口无遮掩的照片|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 91w乳液78w78wyw5|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 一个人看的片免费高清大全| 成在线人视频免费视频|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