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k8ec2"></strike>
    <tfoot id="k8ec2"><center id="k8ec2"></center></tfoot>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專題報道>>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
    分享

    壯麗七十年 奮斗新時代

    新中國崢嶸歲月

    2019年12月09日07:2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崇山深處汽車城

    人們曾這樣形容十堰:十堰真奇怪,一條馬路直通外﹔說它是城市,種瓜又種菜﹔說它是農村,工廠山溝蓋。就是在這個偏僻的山區小鎮,誕生了我國第二汽車制造廠。

    為適應國防建設的需要,1969年10月,來自全國30多家工廠、設計院和建筑單位的建設者以及竹山、竹溪、隨縣、大悟、棗陽、漢川、漢陽等縣的2.5萬多民工,匯集在十堰周圍數十公裡的工地上,拉開了建設第二汽車制造廠的序幕。

    二汽的建設採取“包建”和“聚寶”的方針。所謂“包建”,是指二汽的20多個專業廠分別由第一汽車制造廠、南京汽車制造廠、北京汽車廠及上海、武漢等地的30多家工廠負責,從設計、安裝、生產準備、人員培訓、設備調試直到投產都“包”下來。

    所謂“聚寶”,是指國家組織了558家技術、設備先進的機械廠,為二汽制造了2萬多臺設備,組成了500多條生產作業線和117條自動生產線。

    “包建”和“聚寶”的方針,使二汽建成后就成了我國第一個現代化的汽車制造廠。

    1975年,二汽形成了第一個基本車型——2.5噸越野車的生產能力。1978年7月,形成了“東風”5噸載重汽車的生產能力。第三個基本車型——3.5噸越野車在試驗的基礎上於1980年經國家鑒定定型。

    規模巨大的第二汽車制造廠的建設,形成了華中地區一個新的機械工業中心,成為“三線建設”的一顆明珠,對於改善我國的經濟布局,帶動當地經濟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中外參觀者來到鄂西北的十堰市,幾乎無一例外地發出感嘆:共產黨人居然在大巴山和秦嶺之間這片荒山野嶺,建成了這樣一座漂亮的現代化汽車城!

    五星紅旗在聯合國升起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屆聯合國大會通過了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第2758號決議。

    中華人民共和國從成立那一天起,就是代表全中國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理所當然地享有中國在聯合國的席位。但是,主要由於美國的阻撓,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席位一直被臺灣國民黨當局所佔據。

    圍繞中國在聯合國的席位問題,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展開了長期斗爭,並得到世界上越來越多國家的支持。

    1971年9月,第26屆聯合國大會召開。會前,美國同日本等國提出了關於中國代表權問題的兩項提案。一是“重要問題”提案(也被稱作“逆重要問題”提案),即任何剝奪“中華民國”在聯合國的“代表權”的建議都是重要問題﹔二是“雙重代表權”提案,即接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代表進入聯合國,但不剝奪“中華民國”的代表權。美日企圖制造“兩個中國”的舉措,遭到中國政府的強烈反對。

    從10月18日開始,聯合國大會就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代表權問題進行了一周的激烈辯論。10月25日,大會就中國代表權問題進行表決,首先否決了所謂“逆重要問題”提案。此后,大會對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等國家要求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和立即把蔣介石集團的代表從聯合國及其所屬一切機構中驅逐出去的聯合提案進行表決,這個提案以壓倒多數獲得通過。

    1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五星紅旗第一次在聯合國升起。

    嘔心瀝血為人民

    “文化大革命”發生以后,為盡量減輕它所造成的損失,為在可能的情況下對極左思潮有所抑制,周恩來總理一直殫精竭慮、不懈努力。林彪事件的發生,使毛澤東對一些問題重新加以審視。周恩來抓住有利時機,展開了對極左思潮的斗爭。

    “批林整風”運動開始后,周恩來在毛澤東的支持下主持中央日常工作。他提出要加快落實干部政策和知識分子政策的進程,使一批被打倒的黨政軍領導干部重新走上領導崗位。他指示國務院提出整頓企業的措施,恢復被破壞的各種規章制度。他頂著江青等人大批所謂“崇洋媚外”的壓力,努力開展對外貿易和經濟技術交流。在農村工作中,黨中央發出關於農村人民公社分配問題的指示,重申必須堅持按勞分配原則。在科學教育工作中,他要求把基礎科學和理論研究抓起來。此外,他還抓了落實黨的文化、民族、統戰等政策的工作。

    周恩來提出要批判極左思潮的意見,是1967年2月前后許多中央領導同志要求糾正“文化大革命”錯誤這一正確主張的繼續,是對“文化大革命”的第一次糾“左”整頓。經過近兩年的調整和整頓,各方面工作都有明顯起色。雖然形勢發生了變化,但批判極左思潮的斗爭實際上仍在以含蓄、迂回的方式繼續著。

    1972年,周恩來被確診患膀胱癌。此時他已74歲高齡,擔負著連健康人都難於承受的極其繁重的工作。而且,他在各個領域的糾“左”努力,都受到江青等人的種種阻撓和刁難。他時常說:我隻有八個字——“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在他的心中,隻有黨和人民的重托,隻有對工作的高度責任感和對事業的無限忠誠!

    萬裡長江第一壩

    馴服長江洪水,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一個夢想。新中國成立后的1953年,毛澤東在聽取治理長江的匯報時,高屋建瓴地指出,先修三峽工程,在這個總口子上卡起來,“畢其功於一役”。

    葛洲壩工程的研究始於上世紀50年代后期。1970年12月中旬,周恩來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討論了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的有關問題。隨后,毛澤東作出批示贊成興建此壩。12月30日,8萬軍民舉行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開工大典,中華民族朝著“截斷巫山雲雨,高峽出平湖”的宏偉藍圖邁出了第一步。

    在當時的形勢下,葛洲壩工程建設採取的是邊勘測、邊設計、邊施工的方式。由於種種原因,1972年底,決定工程停工。在葛洲壩工程修改設計工作基本完成后,1974年底,主體工程重新開工。1988年底,全部工程建設完工。

    葛洲壩工程是萬裡長江建設的第一座大壩,屬於三峽工程的一個組成部分。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由船閘、電站廠房、泄水閘、沖沙閘及擋水建筑物組成。一、二號兩座船閘可通過載重為1.2萬至1.6萬噸的船隊。三號船閘可通過3000噸以下的客貨輪。電站總裝機容量為271.5萬千瓦。擋水大壩全長2595米,最大壩高47米,水庫庫容約15.8億立方米。

    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是我國水電建設史上的裡程碑。它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長江水患,具有發電、改善峽江航道等功能,可發揮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同時,它提高了我國水電建設的科學技術水平,培養和鍛煉了一支高素質的水電建設隊伍,為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建設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環境保護開始起步

    1971年冬到1972年初,官廳水庫下游發現大量魚類死亡,經調查,主要是由於工業廢水污染了水庫水源。周恩來總理較早注意到環保工作的重要性,這一污染事件使他更加認識到環保的緊迫性。

    在周恩來的安排下,中國派出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后規模最大的代表團,參加1972年6月在瑞典舉行的人類環境會議。代表團回國后,周恩來指示,要立即召開全國性的環境保護會議。

    1973年8月5日至20日,第一次全國環境保護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在討論交流中充分反映出我國在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方面的突出問題,如大連灣、膠州灣、廣州等地海灣的污染非常嚴重,森林破壞、草原退化、水土流失都有所加劇,北京、上海等城市環境問題也比較集中,令人們感到震驚。中央決定,會議最后一天,在人民大會堂召開各界代表出席的萬人大會。國務院領導李先念、華國鋒、余秋裡到會講話。

    會議取得了三方面明顯成果:一是做出了環境問題“現在就抓,為時不晚”的結論﹔二是將“全面規劃,合理布局,綜合利用,化害為利,依靠群眾,大家動手,保護環境,造福人民”,確定為我國第一個環境保護工作方針﹔三是審議通過我國第一部環境保護的法規性文件。

    這次會議揭開了中國環保事業的序幕。會后,中央到地方相繼建立環保機構,有關環保的法規先后出臺,一批國外先進的環境監測儀器設備陸續引進國門。1974年,國務院環境保護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成立,促進了全國環保工作的開展。

    在周恩來的推動下,我國的環保事業艱難起步,彌足珍貴。

    攻克雜交水稻難關

    1973年10月,在蘇州召開的全國水稻科研會議上,袁隆平正式宣告中國秈型雜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

    這一成果是以袁隆平為代表的科研人員多年來潛心研究的結晶。1960年7月,時任湖南黔陽農校教師的袁隆平在試驗田裡發現一株天然雜交稻,萌發了研究雜交水稻、提高糧食產量的念頭。1966年,袁隆平發表了他的第一篇重要論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雜交水稻研究由此邁出堅實的第一步。

    1970年秋,根據袁隆平“用遠緣的野生稻與栽培稻進行雜交”的設想,他的學生李必湖在海南找到一棵雄性不育株。轉育出來的三粒雄性不育種子被命名為“野敗”,為“三系”配套打開了突破口。

    1972年,雜交水稻被列為國家重點科研項目,由中國農林科學院和湖南省農科院主持,組織全國力量搞協作攻關。1973年,在突破了“不育系”和“保持系”的基礎上,張先程等在東南亞品種中找到了一批優勢強、花藥發達、花粉量大、恢復度在90%以上的“恢復系”。“三系”終於配套成功了!

    1974年,湖南開始試種雜交水稻。1976年,全國示范推廣面積擴大到208萬多畝,全部增產20%以上。1976年全國糧食總產量達到28631萬噸,比1965年增長47.2%。從1976年到1987年,中國的雜交水稻累計增產1億噸以上,每年增產的稻谷可以養活6000多萬人。

    雜交水稻種植面積的推廣,為我國糧食增產作出了巨大貢獻。我國可以豪邁地宣布:用不足世界10%的耕地解決了佔世界22%人口的糧食問題。

    震驚世人的考古發現

    1974年3月,陝西省臨潼縣西楊村農民在抗旱打井時,不斷挖出陶質碎片和陶質的人的肢體以及馬匹軀體。后經考古工作者的發掘,揭開了埋藏於地下2200多年的秦俑寶藏。

    秦始皇陵兵馬俑坑按其發現順序,依次定名為1號坑、2號坑和3號坑。從三個俑坑中已發掘出類似真人、真馬的陶俑、陶馬共8000余件,木質戰車百余乘,青銅兵器數萬件。氣勢磅礡的軍陣,在地下排列有序,車步騎混合編組,形象地再現了秦始皇威震宇內、統一六國的雄偉軍容。它們是以寫實手法表現人物的龐大藝術群體,造型生動,刻畫逼真,填補了中國古代雕塑史中秦代雕塑史的空白,為研究秦代的歷史、軍事制度及文化藝術,提供了十分難得的實物資料。這是20世紀最壯觀的考古發現,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其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秦始皇陵兵馬俑發掘前后,我國還有幾個考古重大發現。

    1972年至1974年,馬王堆1號、2號、3號漢墓先后在長沙市東郊瀏陽河旁的馬王堆挖掘出土。1號漢墓出土的女尸,時逾2100多年,全身潤澤,身體各部位和內臟器官的外形仍相當完整。這是世界上已發現的保存時間最長的一具濕尸,是防腐學上的奇跡。

    1975年底至1976年春開始的睡虎地發掘工作,使沉睡了2000多年的秦代竹簡面世。作為我國首次大量發現的秦代竹簡,它們有一半以上記載了秦代的法律,是我國迄今發現的最早最完整的法典。

    考古工作中的重大發現,不僅對於歷史研究,而且對於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激發人們的愛國熱情,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新華社電)  

    《 人民日報 》( 2019年12月09日 08 版)

    (責編:王珂園、常雪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福利一区|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久久| 男人桶女人视频不要下载|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加勒比| 一级特黄aaa大片大全| 日本无遮挡漫画| 亚洲欧洲视频在线观看| 福利一区二区在线| 国产在线麻豆精品| 98精品全国免费观看视频| 成a人片亚洲日本久久| 亚洲av无码片区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精品国产欧美日韩| 欧美成人免费观看| 再深点灬舒服灬太大了岳| 色多多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一区电影| japanesehdfree人妻无码| 成人秋霞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桃| 欧美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免费国产人做人视频在线观看| 美女被免费视频网站a国产| 国产激情在线观看| 99热这里只/这里有精品| 婷婷色香五月综合激激情| 久久国产真实乱对白| 最新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国产国语| 玉蒲团之天下第一| 啦啦啦在线观看视频直播免费| 色综合色综合久久综合频道 | 深夜a级毛片免费视频| 国产freesexvideos性中国| 青青草成人在线| 国产精品亚洲自在线播放页码| chinese麻豆自制国产| 好多水好硬好紧好爽视频| 久久99热精品免费观看动漫| 日本免费一区尤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