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6日13:26 來源:山西日報
幼年一貧如洗,靠自己摸爬滾打,公司資產超過千萬;少年因窮輟學,卻30多年如一日捐資助教1200萬元;衣著樸素,生活簡潔,卻能為公益事業捐資683萬元;可以資助素不相識的學生幾千元,卻只給讀大學的兒子每月生活費300元……
他就是十九大代表、繁峙縣第三建安公司經理兼黨支部書記沙萬里。
沙萬里出生于一個貧困的農民家庭,幼年因交不起學雜費被迫輟學,但致富后,資助教育、回報社會成為他最樂意做的事。1984年12月,沙萬里剛剛從事建筑行業就為繁城鎮北城街小學捐款1000元維修學校。那年正月鬧紅火,全村老百姓敲鑼打鼓扭著秧歌來給沙萬里拜年,這讓老沙第一次體驗到了奉獻的快樂。從那時起,他就有了一個心愿,要捐資助教,讓上不起學的孩子能夠上學。此后30多年來,他始終做著兩件事——賺錢、捐資助教,圓失學孩子一個上學夢。
沙萬里興學助教,在全縣建起9所“萬里希望小學”,被譽為繁峙民間捐資助教第一人。扶危濟困,不吝錢財,沙萬里被人稱為繁峙“及時雨”。30多年來,沙萬里初心不改,捐資助教腳步不停,興學助教、為貧困學生累計捐款1200萬元,為光彩事業先后墊資8000多萬元,為社會公益事業捐款683萬元。
“不欠黨和人民的幫扶錢,不欠親朋好友的感情錢,不欠受苦人的血汗錢”是沙萬里的做事準則。他堅持“先做人、后做事”的價值標準,憑著“寧舍利、不舍質”的經營思想,艱苦奮斗、拼搏奮進,成為遠近聞名的優秀民營企業家。
2012年,他承接了經濟適用房建設任務,由于縣財政資金緊張,需要施工方全額墊資。他用自己的全部資產抵押貸款,籌集資金,按時保質完成了建設任務。2014年6月,沙萬里承接了縣實驗小學、職工幼兒園兩所學校教學樓的改擴建任務,時間緊、任務重,保質保量、按時交付是他首要考慮的問題。從工程機械進場的那一刻起,整整3個月,沙萬里吃住在工地,趕在新學期開學前完成了施工任務。
脫貧攻堅打響了,黨員就得帶頭上。2016年3月,沙萬里主動向縣委縣政府請纓,決心幫扶砂河鎮小砂河村整體脫貧。言出必行,行必有果。投資20萬元修建了長300米、寬6米的鄉村公路一條;捐資60多萬元修建一個大型蓄水池,把小砂河村的300畝坡地改良為經濟林;投資110萬元新建了1300米水渠,把700畝旱地變成了水澆地;針對貧困戶脫貧沒手段,捐助8戶貧困家庭每戶5000元,新建8個“春棚”,使每戶每年增收2萬元……目前,小砂河村基礎設施改善了,脫貧有了產業,村民活動有了場所,如期脫貧有了保證。
做了這么多實事,社會給予沙萬里很高評價。但他說:“我是一名共產黨員,能給娃娃們、給社會做點力所能及的好事,感覺才對得起黨員這個稱號!”(趙向南)